中研電氣
高端電器裝備制造與節能環保領域技術領先企業
中國提出的“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乃至21世紀中葉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中國企業將如何應對?
中國提出的“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為世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樹立了榜樣,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乃至21世紀中葉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積極發布“碳”計劃、踐行“碳”責任,是應有之義,他們將如何應對?
萬億級市場有待開拓
“‘30·60’目標將倒逼全社會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掀起一場綠色革命?!弊鳛槲ㄒ灰怨澞墉h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負責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以下簡稱“中國節能”)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指出,“在能源供給與能源節約進一步協同整合的背景下,綜合能源服務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萬億級市場有待開拓?!彼析握J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市場機會逐步顯現,傳統清潔能源領域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新興節能服務領域正加速向數字化、電氣化和清潔化方向轉型。
作為高純晶硅、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兩大全球新能源產業龍頭的領軍人,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看來,蓬勃發展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是中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的強大底氣。他認為,優化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加快發展以光伏、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牢牢把握能源供給主動權,是加速中國碳中和進程的有效途徑之一?!爱斍?,光伏發電已成為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眲h元表示,“中國已形成了每年100GW左右的光伏系統產能,產品每年發出的電力,相當于5千萬噸石油的當量。他建議通過10到20年時間,實現中國能源增量的70%以上、存量的50%以上的可再生清潔化替代,在加快碳中和進程的同時,徹底實現中國能源的安全保障和獨立供應,為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p>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趨勢已日益明顯。電力系統同步提升實時平衡與調峰能力,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納已成為越來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皯獙δ墚a業納入國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睋碛袃杉倚履茉瓷鲜泄镜奶炷芗瘓F董事長、浙江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黨總支書記張天任認為,大力發展智慧型儲能設備,形成發、儲、用一體化的清潔供電系統,不僅可以幫助可再生能源平滑出力,保障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也能“削峰填谷”,補充用電缺口,改善電力質量。
全球最大光伏組件制造商之一的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認為,建筑領域節能減碳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之一。目前建筑碳排放量占總碳排放量的1/3以上,且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光伏建筑一體化將光伏發電與建筑建材結合,是打造綠色建筑的最佳解決方案。陳康平表示,應推動光伏建筑一體化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搭建產業對接平臺,促進光伏和建筑深度融合。
作為安全、經濟、高效的清潔能源,核能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能源選擇,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選項?!疤歼_峰、碳中和對核能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但不能簡單地劃等號?!敝袊斯I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顧軍表示,“我們不僅要研究提高核電本身的安全性,還要與整個能源結構整體配套相適應,進一步發揮核能在改善能源結構方面的作用,不僅支撐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要為生態環境建設做出核工業應有的貢獻?!?/p>
打造全球示范樣板
“受中外發展階段差異以及國內發展不均衡等因素影響,現有的區域性碳達峰樣板和經驗難以提供可借鑒的路徑,很多地方對如何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途徑還不太了解,亟需更有指導意義的樣板?!彼析翁寡?。
“能源格局優化是一個必然趨勢。我們著力打造的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將作為一種互補互濟、多系統協調優化的能源供應和消費模式,推動能源轉型升級和‘碳中和’目標的早日實現?!苯畮啄瓿掷m參與推動光伏行業降本、降耗,推動低碳、零碳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以下簡稱“正泰”)董事長南存輝指出。據了解,正泰全球累計投資建設光伏電站超過6GW,從產品輸出、產能布局、EPC開發到深度融入全球新能源產業鏈,提升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全球市場份額,并在儲能、配網售電、微電網、多能互補等綜合能源領域做一篇更大的文章。以正泰庫布齊310MW沙光互補電站為例,該項目為中國首個治沙光伏項目,建成后實現治沙面積2.5萬畝。目前正泰全球累計投建的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量約64億kWh,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47萬噸、節約標準煤232萬噸、減排粉塵167萬噸、節省水1307萬噸,相當于植樹360萬棵。
“綜合能源服務涉及燃氣、電力、熱力等多個行業的業務,依靠能源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的創新推動,有望取代傳統單一主體的節能模式,成為節能減排工作新的發展方向?!彼析伪硎?,“這也是中國節能拓展節能降碳、行業及區域達峰、氣候適應性城市、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等重點領域的市場機遇?!敝袊澞苣壳罢摵蠂鴥韧忭敿饪蒲袡C構,開展負碳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結合其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和清潔能源方面的技術積累,通過建設“零碳園區”“零碳建筑”,加快完善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體系,推動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企業的零碳發展模式,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樣板示范。中國節能還將充分發揮北京綠色交易所的股東作用,積極參與國家碳交易市場建設。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在2020年完成了工程的全部驗收,全年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118億千瓦時,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創造的世界紀錄。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這是中國水電引領世界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標志。目前,三峽集團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高達96%以上,貢獻的清潔能源發電量相當于節約近10億噸標準煤。下一步,三峽集團將繼續發揮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優勢,筑牢大水電的基本盤,加快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力度和速度,力爭于2023年率先實現碳達峰,2040年實現碳中和。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則介紹說,目前,晶科能源積極推進“光伏+”模式探索,發展光伏+充電樁、光伏+通信基站、光伏+儲能等應用場景。不僅為公司創造了增量市場,更為整個光伏行業探索并踐行節能減排新途徑提供了可行性參考。
據了解,作為國內鋼鐵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股份”)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減比例分別達到41%、55%、59%。截至目前,環保投資已累計達232.88億元,占總投資15.7%?!澳壳?,我們能有效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309萬噸、節約用電35億度?!笔卒摴煞菘偨浝韯⒔ㄝx表示,公司在保持超低排放連續運行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深挖設備潛力,實現噸鋼綜合能耗持續進步。與此同時,逐步推廣成熟技術,加快實驗研究與應用,形成鋼鐵生產深度減碳的技術支撐。他還透露,首鋼股份目前也已經接入清潔能源光伏發電項目?!半m然環保成本大幅提升,但我們的探索證明鋼鐵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中也可以實現生態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實現傳統鋼鐵企業與環境和諧共生?!?/p>
助力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趨勢,從雙循環角度來說,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具有非常強的國際競爭優勢。中國新能源企業要不斷創新聯合方式、抱團走出去,謀劃對外合作大項目,把握重點國別大機遇?!蹦洗孑x表示。
“要高度肯定和重視中國制造對于全球能源轉型、氣候治理和全人類的重大意義?!眲h元強調說,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造和應用第一大國,中國制造的光伏、風電產品和相應的資本走向世界,一方面支撐并大大加快了發達國家的能源轉型速度,另一方面為“一帶一路”沿線及廣大的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全新的發展路徑,幫助他們跨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踏入到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啊?0·60’目標相關的中國制造對于國家形象的提升,對全球能源轉型、氣候治理和全人類的重大意義,應該被全社會更清楚地認知并高度重視與肯定?!?/p>
在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作為代表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國之重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華龍一號”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越發順遂。顧軍介紹,目前,中核集團已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經貿聯系,商談核電及鈾資源、核燃料、核技術應用等核工業全產業鏈合作?!把刂粠б宦贰叱鋈?,既是國家倡議,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然,是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勢所趨。中核集團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實現了7臺機組走出去,采用的技術標準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鳖欆姳硎?,“十三五”以來,中國核電的運行水平一直處于全球一流水平。截至2021年9月,中核集團19臺機組WANO綜合指數達滿分,創下優異業績。他指出,“未來不管是星際航行建造太空空間站,還是開發海洋資源建造海底空間站,都離不開核能,我們正在這些領域進行積極探索研究?!?/p>
地址:合肥市高新區望江西路5089號中科大先研院嵌入式1號樓511室
電話:0551-68562558 傳真:0551-68562558